春雷惊蛰万物醒,莘莘学子又聚首。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光景,突然加重的疫情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。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渐严峻,校园封闭管理也让部分同学短时间难以适应,开始闹起了“小情绪”。那么面对疫情,常见的情绪反应有哪些?又该如何调节我们的负面情绪呢?
一、常见的负面情绪:
1、焦虑疑病
表现为过于关注自己身体的各种变化,将自身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病毒联系起来,怀疑自己生病。一部分人过于关注疫情相关消息,反复查看各种内容,加重了紧张、恐慌的情绪,甚至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。
2、抑郁悲观
每天都带着疲劳感,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,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思考,对人和事物失去应有的兴趣,同时可能会出现失眠等现象。
3、惶恐不安
想要离开所处的环境,对病毒有强烈的害怕,害怕与他人接触,什么事都不敢去做,不敢去公共场所,同时反复地洗手消毒。
4、盲目乐观
面对疫情,适度的乐观是必要的。但如果抱着“没听说周边有患者,自己不会被感染”的错误想法,产生盲目乐观情绪,甚至放松、麻痹大意,就可能增加自己和他人感染的风险。
二、如何调节负面情绪
1、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
做好个人卫生清洁
在疫情期间遵照学校的相关规定,保持个人与宿舍的清洁卫生,不让脏乱差影响到自己的情绪。
开展运动锻炼
运动是最好的情绪发泄方式之一,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自主选择活动方式,如进行垫上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平板支撑,还可以跳健身操、瑜伽等,消除疲劳,提高免疫力。
健康的生活方式
保持作息规律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适应网课的学习规律,一日三餐要均衡营养,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。
倾诉表达
可以写下自己的压力体验和各种烦恼,或者找朋友家人和老师倾诉自己的感受,转移注意力,缓解压力。
2、心理上我们可以做到
认知和接纳不良情绪
在疫情防控之下,不同程度的应激事件都有可能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,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.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情绪,也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。接纳这些情绪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、应对疫情。
科学看待疫情防控
关注校方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,不随意相信网络言论,不传谣、不造谣,拒绝谣言恐惧。了解相关科学防护知识,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防控措施,化恐慌为认真、科学、适度的个人防护,相信学校和全社会的抗疫能力。
积极和相关人士进行沟通
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多与家人、朋友交流,相互鼓励、沟通感情,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。如果是疑似患者、确诊患者的接触者等,在隔离医学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倾听和倾诉,构建抗疫心理同盟。
面对疫情,我们应从自我做起,保持理性的头脑,爱惜自己的身体,支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!
被疫情按下的暂停键终将重启,这途中虽有苦难,但不要怕,全校师生一起顶着风雨、踩着泥泞,阴霾终将散去,曙光总会来临,我们一直坚信!
学生处